什麼是聰明人?
所謂的聰明人,指的是懂得正確輸入和正確輸出的人。然而,這並不容易。要做到這一點,凡事都要達到「剛剛好」,並維持平衡,正是最困難的地方。
試想,在生活中要做到「剛剛好」是什麼樣的景象?
- 待人接物恰如其分,無論對上或對下都能保持穩定且有效的溝通。
- 飲食方面不僅顧及營養,卻不因此而吃撐。
- 運動量適中,睡眠品質良好,互相搭配形成良好的身體狀態。
在知識方面,這意味著對輸入與輸出的拿捏要精準,能完整地將所有輸入的內容輸出。這表示在輸入時必須非常清楚地知道要輸入什麼,確保一進一出之間沒有任何時間與資源的浪費。
聰明的人擁有整理資訊的能力。他們能夠精簡和組織資訊與想法,並用簡單的話語表達給沒有接觸過這些資訊的人,使其易於理解。他們在學習時,都是以「學以致用」為前提來吸收資訊。
《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》的作者齋藤孝,是一位千萬暢銷作家、知名教育學者及溝通專家,擁有多重身份。在這本書中,他分享了自己四十年的專業經驗,提煉出100個實用的思考練習。
這些思考練習涵蓋了整理資訊、高效溝通、深度閱讀、潛能激發等多個面向,全方位地幫助讀者成為一個「聰明人」。
關於本書,我想跟你分享5個對我有啟發和實用的技巧:
- 有限輸入,才能將成效最大化
- 傾聽時,把自己當成一張白紙
- 好的說書人,都會加上自己的經驗談
- 與人分享感想,才算讀完一本書
- 朗讀有助於活化大腦
1. 有限輸入,才能將成效最大化
在當今人人都隨時隨地瀏覽社群網站、被各種資訊轟炸的時代,每天所接收的資訊量遠超過我們所產出的內容,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。然而,真正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輸入與輸出之間的懸殊比例,大約是「輸入:輸出 = 9 : 1」。
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強烈的求知慾,持續吸收知識也是很自然的行為。然而,過多的輸入意味著我們的大腦沒有餘裕進行思考。
沒有思考,就無法產出任何有意義的內容。這樣一來,你所吸收的知識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價值。如果你所學到的知識無法運用在生活中,或是無法用來幫助他人,那麼你其實是在浪費時間。
聰明的人則會採取另一種策略——從需要輸出的內容出發,反向選擇所需的資料進行輸入。這種做法能夠精確地收集未來輸出時所需的資訊,比起漫無目的的隨意輸入,這種方式可以節省九倍的時間。
凡事抓三個重點就好
別貪心,你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擅長記憶。真正進入你腦袋的東西,才是你能帶走的東西。因此,每件事情記住三個重點就好。
「三」是一個好用的數字。相比之下,兩個重點略顯不足,而四、五個又似乎太多。用「三」來記憶和舉例都是恰到好處的選擇。
以童話《浦島太郎》為例,只要抓住「烏龜」、「龍宮城」、「寶箱」這三個關鍵字,基本上就可以敘述完整的《浦島太郎》故事了。
「三個關鍵字」的概念也能用來檢視自己抓重點的能力。如果你選出的三個關鍵字無法概括故事的全貌,那麼就需要重新思考一下,可能是在關鍵字的選擇上出了問題。
2. 傾聽時,把自己當成一張白紙
人與人之間的衝突,很大部分源於對新事物的不了解,或對他人的不理解。正因為不了解,便容易產生誤解,這是因為人們習慣用慣性思維去解讀新的事物和人。
以我母親為例,每次只要聽說某地發生車禍,她的第一反應總是:「那一定是因為喝酒了吧。」這就是她最典型的慣性思維。
由於她每次都這麼說,無形中更加強了她對這個「事實」的信念。然而,事實當然並非如此,不可能每一起車禍都是因為酒駕引起的。
因此,保持心態的清空非常重要,尤其在現今資訊快速更迭的時代。如果無法讓自己時時保持「一張白紙」的狀態,那麼在看待事物時,便容易落入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。
一旦這種思想根深蒂固,思想就不會進步,時間一長,別人也會因為無法與你進行建設性的交流而不再願意與你對話。
所以,務必要常保自省,讓自己處於淨空的狀態。
3. 好的說書人,都會加上自己的經驗談
從自身的需求出發來選擇閱讀材料,往往能更容易找到與自己想法相近的書籍。閱讀這類書籍時,更容易與其產生共鳴,甚至感動。由於能夠迅速吸收和消化書中的內容,因此閱讀這些書籍的速度也會比其他書籍來得快。
此外,因為閱讀這類書籍比較容易走進書中世界,所以也更容易將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經驗結合,進而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。只要與自身相關,記憶就會變得容易,而舉例說明時,也會自然地帶有個人風格。
一個人如果能夠就一個知識或概念舉出多個例子,這表示他對這個知識或概念的理解相當透徹。因為他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與自身經驗結合,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聰明人的想法總是具體而明確。
在聽演講時,沒有人喜歡講者支支吾吾、表達不清。精彩演講的一個重要要素,就是講者能夠舉出許多具體的例子。舉例不僅反映了講者的理解力,也反映了他的品味——他舉的例子是否能夠讓人一聽就懂?
相反地,對於不真正理解一個概念的人,他們往往無法舉出具體的例子。這些人的表達通常含糊不清,因為在他們腦中僅有一個模糊的「概念」,他們很少能將這些概念具象化,卻常常誤以為這樣就表示「他們知道」了。
4. 與人分享感想,才算讀完一本書
沒有組織能力,一百萬盤散沙,終究不是金字塔。
在你的腦海中,或許已經儲存了大量的知識點,但即便你能夠將這些知識全盤道出,也只不過是一堆缺乏結構的小知識,價值有限,意義不大。你需要在腦中將這些知識點打散,然後再連線,用自己的方式將它們重新排列、組合,這樣才能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「金字塔」。
當你有能力能夠將這座「金字塔」展示給他人時,這就表示你真正理解了一個知識。因為你經歷了前期的過程,走到了這一步,證明你已經掌握了如何應用這個知識。
那麼,如何確定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一個知識?講解給別人聽就對了,而且要用最簡單的方式,使他人也能理解。
5. 朗讀有助於活化大腦
有研究指出,朗讀能夠促使腦袋運轉得更快、更好,並且能夠加強記憶。
以我自身的經驗為例,當我在做閱讀筆記時,通常會一邊看書,一邊使用手機的語音轉文字功能來記錄筆記。經過這樣的操作,我發現朗讀的確可以加速思考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已經開始整理思緒了。因為從眼睛看到文字,再轉化成聲音朗讀出來,這個過程必須經過思考,才能正確地念出每一個字句;而當聲音朗讀出來後,耳朵又要確認朗讀的內容是否正確。
總的來說,這個看似簡單卻並不簡單的過程,通過如此繁複的「加工」,肯定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鍛鍊。因此,我認為朗讀確實能讓腦筋運轉得更快、更好,並且記憶也會更加牢固,這並非僅僅是心理作用,而是切實有效的。
後記:碎片化時代的完整閱讀
這是一本好讀、實用的小書。每個章節僅提供一個小巧的知識點,幫助讀者快速吸收。大標題和小標題都標示明確,讓目標明確的讀者能夠快速找到感興趣的章節,立即解決當前的問題。
有些人對「碎片化」有負面的理解,但我認為,既然碎片化已成為不可逆的現實,不如反過來利用它。以每天吸收一點新知的方式,或許更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。
隨著時間的累積,這些知識更能拼湊成接近完整的圖景。正如書中第五章「學習天才的思維」裡,福澤諭吉提到的,「三分鐘熱度,好過完全不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