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送員來店取餐,此時櫃台正好沒人,休假與友人一同來店內用餐的同事,自動自發地走到櫃檯,查找要拿給外送員的餐點。
我見狀說:「妳今天是客人,先用餐吧。」
「她吃飽了。」店長的母親訕笑說道。
這回答讓我詫異,我無法理解,我對同事說的那句話,重點竟會是在「用餐」?
所以,阿姨的意思是,因為「她吃飽了」,因此「可以工作」是吧?
這再次應證了貧窮會世襲這個定律,雖然講的是貧窮,但其實是思維方式的傳承。
我開始在腦中為店長的人生做了一次沙盤推演。
有沒有可能,她從她母親那繼承了抓不到重點的火苗?因為抓不到重點,所以學習成績不怎麼樣,於是與狐群狗黨結伴,結識了差不多水平的對象並結婚生子。
婚後經常與另一半講話對不到拍,因此起口角而導致婚姻決裂;與孩子對談時,常以居高臨下的態度說教,不把孩子的表達需求放在眼裡,而孩子目前只是暫時沒有自理能力而隱忍。幾年過後,當能夠自力更生時,便如她毅然決然放下手邊工作一樣離她而去?
也許不久後,年邁的母親也不願意再被使喚,現任男友也受夠她的脾氣,雙雙離開,最終只剩她孤身一人?
推演暫時打住,我不覺自問,一個無法看懂事務本質的人會過著怎麼樣的人生?一個搞不清楚重點的人,在與他人溝通當中都沒有障礙嗎?
我再次想起過往的情節,試圖找到解答。
假日是店裡最忙的時候,大夥各司其職、馬不停蹄地忙著自己的工作,仍無法消化如噴泉般不斷冒出的訂單。
隨著出單的頻率增加,出單機便更頻繁地發出單子送出時所伴隨的嘟嘟聲響。
應接不暇訂單聲響有如魔音灌腦,輕而易舉便跨過店長低檻的情商。伴隨而來是店長那災難性的情緒海嘯。
此時的店長,像是失控的火藥桶。橫衝直撞、邊工作邊宣洩她的情緒垃圾,全員無一幸免。
餐點做不出來,竟然對著機器喊叫:「別再出單了!」心慌事更亂,一頓操作事沒解決半件,還替原本的問題加開幾個子類別。
在這種不可開交的時刻,任誰都知道當務之急是完成客人的餐點,其餘事若非突然,可以稍後再做。
但事情永遠只有更荒謬。當音樂停播時,她竟然可以毅然決然放下手邊正在忙碌的工作,走到外頭去調整音響,使原本就迫於出餐的狀態火上澆油。
甚至廠商的貨物稍晚送到,還能「撥空」打電話到對方公司與會計大吵一架。她對重要事務的判斷異於常人,看久了我甚至不是懷疑她的智商,而是我的。
既然做不來,為何還要一直接單?已經手忙腳亂了,還有時間罵人、調整音樂?大概是覺得事情還不夠多,能再更忙一點。
思緒至此,我似乎有了一些答案。一個老是抓不到重點的人,會過著窮忙的人生。
一直找不到重點,就會用各種無關痛癢的小事,來填滿自己的生活。事情像是做了很多,但沒一件事直指核心。用戰術的勤奮掩飾戰略的怠惰,說的正是這麼回事。
思緒的輕重,反映生命的輕重,說著什麼話,就是什麼人。老想著無足輕重的事,腦袋事裝不了大事的,也許一開始不是,但時間久了,必定會是。就算只有部分,那都代表著自己。
外送員接過餐走出門外,來用餐的同事也走回座位,轉過頭我準備回到我的工作崗位,正好看到店長在洗菜的背影。
此時的我由衷希望,無論是剛才來取餐的外送員,還是休假來用餐的同事,他們在未來都能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,不要陷入瞎忙的死胡同,成為另一個店長的背影。
